本卷收入作者1992年至2005年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17篇,专著2部,附图(彩色图版)3幅,另在附录中介绍了陈国达与其所指导的博士等研究人员合著的专著2本及论文两篇。
作者这一时期的主要论著集中反映了其原始自主创新的大地构造与成矿学理论——地洼学说(活化构造及成矿理论),从1956年起经过36年国内外学者的实践检验和作者持续的充实积累和拓展增新后,在理论结构与衍生学科上,已开拓创新发展到历史-因果论综合大地构造学的理论范畴,在研究内容和方法上扩展到运用历史-动力学综合分析法和壳体构造概念,研究陆海岩石圈演化与运动规律,以及形成的矿产资源的时空规律,并探究其演化与运动的根本原因和力源机制。因此,这些论著代表了地洼学说(活化构造及成矿理论)开拓发展进入更高理论层次的新阶段,其中重要的论著有:
《历史-因果论大地构造学刍议》是作者把地洼学说(活化构造及成矿理论)开拓再创新并提高到理论大地构造学高层次的标志性代表论著;也是作者遵循“学百家长,自主创新”理念,从1977年总结中国大地构造演化与运动特征时提出“壳体”概念,经1988年起编制《亚洲陆海壳体大地构造图(1∶800万)》的长期实践检验之后,从理论大地构造学上进行的开拓性论述。因此,该论著在地洼学说(活化构造及成矿理论)的发展历史进程上具有再自主创新的里程碑意义。该论著发表的1992年也成为了地洼学说(活化构造与成矿理论)进入开拓再创新发展时期的起点。此专著的基本要点,一是作者强调倡导建立历史-因果论综合大地构造学是运用壳体概念研究地球构造的理论基础;二是提出了壳体构造概念,作为把岩石圈的演化与运动相结合,融为一体进行统一研究大地构造与成矿学问题的基本概念;三是强调壳体大地构造研究的内容,既要求较全面地认识岩石圈演化与运动的时空规律和探究其演化与运动的根本原因和力源机制,又要求认识随壳体演化-运动形成的资源特征,作为有效指导预测找矿和其他有关生产实践问题的依据。
《亚洲陆海壳体大地构造》论著,是与《亚洲陆海壳体大地构造图(1∶800万)》和包括编图理论依据及方法简介,以及陆海壳体演化-运动基本特征的说明书相配套的专著。图、说明书及专著三者在理论学术思想、研究途径与方法和资料内容等方面,都是紧密联系的,是作者运用其创立的壳体构造这一新概念,通过对全球范围内大陆面积最大的欧亚大陆东部——亚洲大陆及其海域的陆海壳体大地构造的研究,加以检验的初步成果。其主要理论与方法的特色:一是采用了历史-因果论综合大地构造学中的壳体构造的基本概念作为亚洲陆海的主体构造单元,将岩石圈的演化与运动融为一体,统一进行了历史-动力分析法的运用,在重塑研究区岩石圈块体的历史-演化进程时,阐明岩石圈块体平向与垂向以及整体和体内的运动历史特点。全面探索亚洲陆、海岩石圈演化与运动的时、空规律性;二是对亚洲陆海大地构造的主体构造单元——壳体构造的组成、壳体性质、演化阶段、运动方式,及其演化与运动历史进程中的诸多大事件存在争论的重大问题,作出了重点探讨:如西北太平洋地区及亚洲东部陆缘海域“沟-弧-盆”地带的地壳性质及演化阶段问题;大陆壳区克拉通的陆内演化与造山-造盆作用的岩石圈块体现阶段的属性及动力学问题;青藏高原隆升原因与印度壳体同亚洲大陆汇聚接合事件的时间和力学关系问题等,都依据作者观察积累及收集了解到的实际资料,按新的思路和研究方法提出了自己的见解,为一些重大问题的早日解决提供了新的途径。这一专著成果,也代表了在亚洲陆海大地构造与成矿问题研究中最新阶段取得的重要成果,有助于更进一步推进对诸多重大事件继续深入研究。该专著获国家图书奖提名奖暨科技进步奖(科技图书二等奖)。
《青藏高原隆升的历史背景和机因》(1997)《东亚陆缘扩张带——一条离散式大陆边缘成因的探讨》(1997)《亚洲大陆型壳体的活化(地洼)构造与成矿特点》(1998)《论亚洲东部的陆缘型壳体》(1999)以及《亚洲大陆中部壳体东、西部历史-动力学的构造分异及其意义》(2005)5篇论文的命题,是作者在其创立的“壳体构造”新概念基础上,并将壳体构造概念运用于亚洲陆海大地构造与成矿的开拓性研究中,所指出的在亚洲陆海岩石圈演化与运动历程中出现的4个重大事件,作者将之列为亚洲陆海大地构造基础研究的重大前沿性课题。这一认识得到国际与国内地学界的广泛认同。上述论著即系作者针对这些重大事件分别作出的系列性论述。
其中,《亚洲大陆中部壳体东、西部历史-动力学的构造分异及其意义》一文,是在开展“云南铜-多金属壳体大地构造成矿学”专门研究中,按大陆壳体是在陆核基础上相对独立、长期演化-运动、成长、增生、扩大形成的概念,对云南区域壳体演化-运动史的背景加以检验后,作出的重要修正。其根据是以中国大陆中部大体沿银川-昆明的SN向构造带为界所出现东、西部大陆在中新生代演化发展上存在的差异,并非是不同陆核各自成长过程所致,实系由同一陆核在其演化-运动成长过程中由于中新生代陆内深部动力作用机制控制造成的构造分异现象,故将原《亚洲陆海壳体大地构造图》(1994)中划分的东亚、中亚壳体,合并更名为东-中亚壳体。鉴于东-中亚壳体在中新生演化与运动发生的东、西部构造分异控制了二者资源、矿产和自然地理、生态环境的显著不同,因此,同一大陆壳体在其演化-运动中陆内发生的构造分异,是亚洲陆海岩石圈演化与运动历程中新被认别出的重大事件之一,对其进一步深入研究与探索,有着重大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云南铜-多金属壳体大地构造成矿学》专著是作者将其1956年原始自主创新的大地构造与成矿理论进一步推向再创新及实际应用的代表性重要论著之一。
该专著的重要意义:一是运用壳体大地构造新概念,在其学术研究梯队长期对云南区域铜-多金属的大地构造与成矿学研究积累的基础上,从更高理论层次上开展的专门性实例分析与研究,它成为把壳体构造新概念运用于成矿学研究的开端,对壳体大地构造学作出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进一步充实;二是对云南区域壳体演化-运动基本特征分析与研究,作出区划并编制了《云南省壳体大地构造图》(原书出版时此二图的比例尺为1∶350万,此次汇编出版时缩为1∶380万。),为区域壳体大地构造图的编制方法与步骤作出了示范。它概述了壳体成矿学研究的基本内容和研究方法,以及壳体历史-动力综合成矿研究的要求与原则和壳体成矿构造的分级划定;并通过编制《云南省铜-多金属壳体大地构造成矿简图》②的示范,对区域壳体成矿类型的划分等提供了研究实例;三是对壳体成矿学的基本概念——成矿系列演化体系及成矿综合模式的建立原则和方法进行了探讨并阐明了其理论与实践意义,并据此对云南壳体铜—多金属成矿系列演化体系和成矿综合模式,作出了初步设定;并对云南铜—多金属壳体成矿演化的阶段性、递进性和多成矿体制性、块带专属性等区域壳体成矿特征,进行了初步阐明。
在上述基础上阐明了运动铜-多金属成矿预测与找矿方向。该书于2006年获第七届湖南图书奖二等奖《跨世纪中国地质学发展的途径》(1994)一文,系作者据其一生从事大地构造与成矿学研究和自主创新理论,坚持发展地球科学使其更好地为发展国民经济服务的理念,针对国际与国内地球科学基础理论研究现状,经深思熟虑后,对21世纪中国地球科学中大地构造与成矿学研究领域,从指导思想上、研究途径和研究方法上、研究重点上,所提出的见解。它强调了发挥我国地域特色、坚持野外实地检验,用自主创新改变追随模仿的被动状况的必要性,指出应把亚洲陆海岩石圈演化与运动的研究途径,作为自主创新研究与发展中国大地构造与成矿学理论的优先领域。该文事实上成为了作者坚持长达七十年对发展中国地球科学基础理论研究留下的遗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