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卷收入作者1956年创立大地构造与成矿学新理论——地台活化说(地洼学说)之前,1932—1955年20多年,从事中国区域地质矿产调查与专门性研究的主要论著,共计46篇;另有附录3篇,包括对作者所编的两本教材的简介及其译著1篇。
作者在这一时期的野外地质实地考察与研究,主要集中在下述三个领域:①从生物地层学、沉积岩石学、岩浆岩石学、构造地质学、矿床学和地震学、地貌与第四纪地质学等基础学科方面,以查明区域的地质发展史实为基础,从区域全部地壳运动演化史的角度(包括第三纪末—第四纪新构造运动期的地壳运动),通过对发生在中国东部大陆(华北、东南部)中生代燕山运动,地质、构造、矿产等地质作用的客观事实进行的野外调查与研究,对传统大地构造理论“中国地台”的结论,进行了长期检验;②对中国大陆东南部中生代燕山运动造山区中,广泛分布的红色岩系的层位、形成环境、物质组成及矿产等方面,进行了专门性的研究;③对中国大陆东部中生代燕山造山运动发育区中,反映近代地壳运动活动性特征的地震、山川河流、山岳与平原地形、河口三角洲和海滨岸线地形等开展了专题研究。
作者通过对中生代燕山运动、新生代喜马拉雅运动和新构造运动,造山作用、区域地质矿产调查与研究,对传统理论进行检验取得的大量实际成果的原始积累,为作者突破传统“地槽-地台”理论的束缚和发现大陆构造新单元,奠定了实证性的客观事实基础,并成为作者1954年立项研究中国地台“活化”区的科学依据。因此,作者这一时期的学术成果,事实上成为了作者原始自主理论创新的起步阶段——即地洼学说创立与发展的孕育阶段。
《广州三角洲》一文,系作者大学时期实地考察后的撰文,其要点为:①据对广州三角洲分布区物质组成的观察,并非是珠江河口堆积物组成的真正的三角洲地形,否定了前人的结论;②用海底地壳沉升过程,解释了该处海滨河口地形的成因。这是作者运用现代地壳运动的观点,分析与研究中国大陆海滨河口地形的处女作,也是作者继后重视从地貌与第四纪地质学角度研究中国陆内造山区地壳运动活动性的开端。
《察哈尔宣化下花园附近地质构造之初步观察》一文,是作者在地洼学说孕育期一篇重要的论文。这是1934年作者获美国洛克菲勒(Rockefeller)中国文化研究基金资助,在北平地质调查所攻读研究生期间,遵所长翁文灏(中国中生代燕山造山运动的发现者与命名者)的安排,对华北察哈尔(现河北省)燕山造山运动区实地考察后的成果。这是作者从事中国大陆中新生代陆内造山研究的起始。此文的要点为:①以区域地质发展史实为基础和以地壳运动演化为主线,在各时代地层间不整合关系厘定的基础上,对区域中生代燕山运动造山作用形成的宽展型连续褶曲及逆掩、逆冲、水平走滑断裂等构造型相(构造类型)进行了分析与研究;②对区域中生代造山作用的多期性和构造的叠加、改造进行了鉴别。并对该区陆内造山的构造格局及应力场,进行了运动学和动力学的分析,得出由NW—SE水平挤压作用的结论;③提出了中生代造山作用延续至新生代,且后者以断裂作用为主的判断。文中并对反映新构造运动活性的地形、河流水系等地文景观,予以了专门论及。此文的重要意义,是作者对华北燕山中生代发生陆内造山运动典型地区客观地质事实的实地观察,和对“中国地台”这一传统大地构造理论观点,进行检验的开端,也是作者其后对传统大地构造理论进行检验时,在研究途径、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上的先导。本卷中《广东境内燕山运动的构造型相》(1973)、《广东全省地质矿产志第三篇 地质构造》(1938)等文,均系继后作者在中国东南部对传统大地构造理论,进一步实地检验的相关成果。
《广东之红色岩系》(1935)和On the Subdivisions of the Red Beds of SouthEastern China(1938)二文,以及《江西贡水流域地质》(1939)、《崇仁宜黄间地质矿产》(1940)、《新滏峡江间地质矿产》(1940)等诸文,均系作者长期从事中国东南部区域地质矿产调查与专门性研究的主要成果,在地洼学说孕育阶段占有重要的地位。前二文是作者对广泛分布于东亚大陆中新生代红色岩系,进行长期专门性研究并颇有建树的早期成果。
后在《江西贡水流域地质》等区域地质调查中继续深入研究取得重要的进展。其要点:①对红色岩系的时代研究,确认了白垩纪旧红岩和第三纪新红岩的划分,二者呈不整合关系,修正了红色岩系只有第三纪的传统认识;重新厘定南雄层属旧红岩在下,丹霞层属新红岩在上,纠正了前人对二者层位的倒置。并提出“丹霞地形”的命名,开创了“丹霞地貌”和“岩石地形”研究的先河。②确认了旧、新红色岩系均系中新生代陆内造山期陆相山间盆地环境的沉积,它们均因地而异,呈不整合产于不同时代的老岩系上,其中尤以旧红岩普遍产于强烈褶皱基底和侏罗纪大规模花岗岩剥蚀面上,表明系剧烈造山期后的盆地沉积,但二者构造均较简单、平缓。③旧、新红岩系的岩石组成均系由底部砾岩层和上部砂砾岩、砂岩、砂页岩组成的粗屑岩系,分选性差、厚度变化大。其中旧红岩系厚度大于千米,且与东南沿海同期大规模流纹岩类火山岩系呈相变关系。因此,作者对红色岩系研究成果的重大意义,是其后成为识别中国大陆中、新生代地台“活化区”的事实依据,以及划分地洼区基本构造层,并将其作为地洼型典型沉积建造类型之一的主要客观事实依据。
后三文是作者对研究区所进行的综合性的区域地质矿产调查,为其后以区域地质发展史实为基础,运用历史-动力分析法进行大地构造与成矿研究,奠定了最初的基础。另外,本卷中《江西中石炭世植物化石之发现》(1942),《Neuropteris gigantea 植物化石在江西之发现》和《江西中石炭世含煤地层》(1943),以及《江西石炭纪梓山煤系前之不整合》(1944)《江西海西运动之一幕》均是作者在江西区域地质矿产调查时,在扩大江西煤矿矿产和厘定区域地壳运动方面的专门性成果。
《广东灵山地震志》(1936)和Origin of the Lingshan Earthquake of April 1,1936,and Its Bearing on the Recent Crustal Movement in SouthEastern China(1938)文,均系作者1936年广东灵山地震发生后,对震区及余震调查的报告。要点是:
①对感震区域的范围,烈度与集中距离的关系(附区域等震线图),地形对烈度之影响,地质对烈度之影响,震区内闻声特性及迟早、强弱及位置,以及震中位置、形状大小和地质概要;震源深度及地震动力的形式与方向和前震、余震,均作了详尽记载与图示,并对该地区历史上的地震,作出统计与分析。
②对地震造成的山崩、地裂、地陷、喷砂等现象和对潜水的影响,以及地震造成的房屋损坏和人员死伤,进行了详尽的记录统计。
③认为地震与中生代以来的NE轴向的造山运动有关,系喜马拉雅期块断裂及挠曲地壳运动的产物。此文后被列为中国近代地震地质研究的典型实例之一,且成为作者其后根据地震研究区域大地构造性质的原始成果积累的重要部分。
《广东英德硫磺山之黄铁矿》(1938)和《粤南油页岩简报》(1949)、《中国油页岩概论》(1951)等文,系作者对中生代燕山造山运动发育区的内、外生矿床进行专门经济地质调查的成果报告。前一文的要点:
①产于泥盆系层间黄铁矿,其矿体受泥盆、石炭系背斜构造轴部控制。黄铁矿矿脉与层理斜交和呈鞍状产于背斜核部,见绢云母化、方解石化等热液作用。花岗岩、闪长岩为矿床的矿源岩。
②燕山运动对含矿岩系的强烈褶皱和断裂及其花岗岩、闪长岩矿源岩和热液作用是成矿的主要条件。成矿后区域地壳运动尚未全息,故矿体与围岩共同受褶皱、断裂,发生压碎等现象。此文是作者对中国燕山造山运动内生成矿研究的最早实例。
后两文中,《中国油页岩概论》(1951)是作者在发表《粤南油页岩的开发问题》(1949)一文后,对中国能源矿种之一的油页岩颇具重要性的专论。其要点为:
①作者按地质找矿为国民经济服务的指导思想,为阐明中国已知的油页岩矿床,加快油页岩能源资源开发利用进行了专门调查和详细论述;
②阐明了产于第三纪的辽东抚顺油页岩矿和粤南茂名油页矿,分别均为内陆盆地沼泽相和陆缘滨海盆地沼泽相沉积成矿,共同占有全国近45%的储量。
上述三文,分别成为作者在地洼学说的孕育阶段,最早对地洼型内、外生成矿作出研究的实例,也是地洼成矿研究中最早的原始积累。
《中国岸线问题》(1951)一文,是作者长期从事中国大陆东部滨海地形学研究背景下,在《广州附近之上升浪蚀台地》(1948)、《广州附近之上升浪蚀阶地及粤省复式岸线之成因》(1948)和《中国南部复式岸线成因一解》(1948)等文基础上,总结性的重要成果。其要点为:
①根据1935年起的观测,中国岸线系是在总的地壳沉降、间以上升形成的复式岸线,否定了国际权威学者认为中国岸线舟山群岛以北上升、以南沉降的错误结论。
②结合对雷州半岛与海南岛北缘现代地震的调查与研究,提出二者均与现代地壳运动块断-挠曲相关。此文的重要意义一是为其后中国东部中新生代陆内造山区,滨海新构造地壳运动的差异活动性和地洼型岸线的划分提供了原始实证;二是成为其后提出的东亚大陆壳体新生代陆缘扩张形成离散式大陆边缘论述的最初萌芽。